第212期丨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的行使及强行平仓损失的承担
欢迎光临 精品案例 栏目
精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上海法院精品案例等高质量案件,深度解读、理性分析个人期货。
编者按
以往的期货强行平仓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双方通常系就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行使的条件是否成就产生争议个人期货。受期货市场剧烈波动影响,近两年来我院受理的期货强行平仓纠纷中当事人双方往往对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行使的条件已经成就并无分歧,争议在于:一是公司风险率大于100%而交易所风险率尚未达100%时期货公司是否必须执行强平,期货公司强平权的行使是否存在不及时的行为;二是诉争损失并非客户权益资金而是穿仓损失,此损失应由何方承担。本案裁判结合强行平仓的性质、期货保证金制度的功能、双方在期货交易中的地位以及穿仓损失产生的原因等综合分析,对同类案件此类争议的审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的行使及
强行平仓损失的承担
——A期货有限公司诉鲍某期货强行平仓纠纷案
裁判
要点
客户账户公司风险率大于100%而交易所风险率未达100%时,期货公司仅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而未采取强行平仓措施,并无不当个人期货。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的行使应当以保证金为零为最低界限。客户账户交易所风险率达100%后,期货公司履行通知义务并给予客户自行处置的合理时间后已采取强行平仓措施,但由于市场行情变化导致平仓无法实现,由此产生的穿仓损失应由客户承担。
基本案情
2018年6月21日,原告A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期货)与被告鲍某签订《自然人期货经纪合同》,其中第四十二条约定,风险率的计算方式为:风险率=客户持仓保证金÷客户权益×100%;第四十四条约定,在交易收市后,经结算风险率大于100%时,A期货将向鲍某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和强行平仓通知,鲍某应在通知所要求的时间内追加足额保证金,否则A期货有权在不通知鲍某的情况下,对鲍某期货账户的部分或全部未平仓合约强行平仓,直至其期货账户的可用资金≥0,鲍某应承担由此产生的结果个人期货。
审理中,双方确认,双方签订的《期货经纪合约》中约定的风险率是指公司风险率个人期货。
原告向本院诉请:1.判令被告偿还原告损失1,439,790.85元,并支付该等款项的利息(以1,439,790.85元为基数,自2019年9月4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按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2.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个人期货。
被告辩称,原告在未经被告同意的情况下,为被告申请了特殊保证金,导致杠杆加大、风险增加;被告账户于2019年8月29日日终结算时风险率即高于100%,被告于当晚补充30万元保证金,经测算于2019年8月30日日盘开盘时被告账户风险率仍高于100%,原告此时就应当通知被告进行仓位处理,并在被告没有自行处理的情况下履行强行平仓义务,而原告并未及时进行平仓个人期货。因此,请求法院根据双方过错比例对本案穿仓损失进行分担。
展开全文
裁判结果
上海金融法院于2020年8月27日判决:鲍某应偿还A期货有限公司1,439,790.85元,并支付以1,439,790.85元为基数,自2019年9月4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按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的利息个人期货。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双方未上诉,判决现已生效。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对于强行平仓的条件已经成就不存分歧,争议在于:一是公司风险率大于100%而交易所风险率尚未及100%时期货公司是否必须执行强行平仓;二是本案诉争损失并非客户权益资金而是穿仓损失,此损失应由何方承担个人期货。对此,需要结合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功能、强行平仓的性质、双方在期货交易中的地位以及穿仓损失产生的原因等综合分析。
一、期货交易保证金与两个风险率
期货交易中客户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用于结算和担保合约履行个人期货。交易所针对不同期货品种会制定交易所保证金标准。若客户账户内的保证金不足而又未追加保证金,期货公司则需要替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垫付需追加的保证金。为避免垫付事实的发生,各期货公司在交易所保证金的基础上,往往会结合市场风险、品种波动幅度、交易所停板及熔断幅度等制定额外的保证金额度。与上述两个保证金标准相对应,期货交易中客户资金账户的风险也就存在交易所风险率与公司风险率两个指标。由于公司保证金高于交易所保证金标准,客户账户公司风险率大于100%时尚不会导致期货公司为客户垫支,只有账户风险率继续上升达到交易所风险率100%时垫支才会发生。
二、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的赋予与保证金不足的判定
期货公司与客户之间系期货行纪法律关系,期货公司的责任是严格根据客户的指令进行交易操作,并无处分客户财产的权利个人期货。法律之所以赋予期货公司强行平仓的权利,是在期货公司需为客户垫支交易时,赋予期货公司通过强行平仓保障自身资金安全的权利。由于强行平仓制度是由他人实施的最严厉的风险控制措施,因此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的行使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具体包括:(1)客户保证金不足;(2)期货公司已履行通知义务;(3)期货公司给予客户追加保证金的时间合理;(4)期货公司强行平仓的金额应当与客户需要追加保证金额数额相当;(5)期货公司应当本着最大限度减少强平给客户造成的损失的原则根据风险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平仓。
由于期货交易中存在两个保证金标准,作为强行平仓前提的客户保证金不足是指何标准个人期货。本案中鲍某即主张,2019年8月30日日盘开盘时其账户公司风险率仍高于100%,此时A期货就应当执行强行平仓。A期货则主张,一般只有客户账户风险度上升至交易所风险率大于100%时,经通知并给客户预留合理时间后才会执行强行平仓。A期货强行平仓权的行使是否妥当?
首先,从性质上看,强行平仓系期货公司避免自身资金损失所享有的权利个人期货。由于公司保证金高于交易所保证金,在客户账户仅公司风险率大于100%时,亦尚不会发生透支交易。其次,期货公司并非期货交易的民事主体,期货交易是否及如何进行均是由客户决定的,客户对自己账户及所持合约的风险具有积极管理及注意义务。且期货公司所享有的强行平仓的权利,并不排除客户为保护自身财产安全与利益采取平仓措施的权利。再者,本案双方间签订的期货经纪合同也仅约定客户账户公司风险率大于100%时原告有权而非必须执行强行平仓。因此,在客户账户公司风险率大于100%而交易所风险率尚未达100%时,A期货不行使强行平仓权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及双方间合同的约定。
三、强行平仓产生穿仓损失的承担
虽然从法律属性上看强行平仓是期货公司的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并非没有边界个人期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期货公司履行了通知义务而客户未及时追加保证金,客户要求保留持仓并经书面协商一致的,对保留持仓期间造成的损失,由客户承担;穿仓造成的损失,由期货公司承担。参照该条规定,期货公司强行平仓权的行使应当以保证金为零为最低界限。如果客户保证金不足,期货公司履行了通知追加保证金的义务而客户未及时追加保证金或减仓,期货公司亦不执行强行平仓,即构成违规允许客户透支交易、变相向客户融资。由此造成穿仓的,损失应当由期货公司与客户分别承担。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6条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35条
【案例索引】
案号:上海金融法院(2020)沪74民初598号民事判决书
合议庭组成人员:上海金融法院 崔婕、周欣、于翠英
编写人:
上海金融法院 崔婕
责任编辑:牛晨光
执行编辑:吴涛 李木子
⏩ 转载请标明本公号和二维码 ⏪
⏩ 评析部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推荐阅读
● 【精品案例】 第211期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互惠关系的认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