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紧张继续支撑豆粕价格!但后期供应将增加
因前期进口大豆成本高企导致国内油厂榨利不佳后进口商放慢采购步伐,近期到港的大豆数量偏低后豆粕产量有限,而下游需求端生猪及家禽养殖利润良好且需求旺季来袭提振,豆粕价格出现连续的上行并突破春节后的高位期货豆粕。
正是由于近期到港的进口大豆数量偏低使得部分油厂出现停机限产,等待进口大豆到港才能进行压榨,而能够正常维持开工状态的油厂主要在消耗原来的大豆库存,使得近期全国大豆港口库存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并维持在偏低的水平期货豆粕。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上周末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 330 万吨,比2021年同期减少 163 万吨。已经从较6月中旬超620万吨的库存高点减少超290万吨,但是仍比3月底低库存水平近200万吨高120多万吨的水平。
正是由于豆粕库存偏低且到港大豆数量较少,不少油厂只能停机减少压榨等待大豆到港,豆粕产量有限但目前正值四季度畜禽的消费需求备货季,加之养殖利润较好提振,目前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已经降至26万吨偏低的水平,较7月中旬的高点已经减少达80万吨期货豆粕。在如此紧张的豆粕供应但下游需求正值旺季的时间段,紧张的豆粕库存继续支撑油厂及贸易商的挺价动力,从而支撑豆粕价格。
据最新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为771.5万吨,较8月份716.6万吨增长54.9万吨,环比增幅为7.66%,比去年9月份687.6万吨增加83.9万吨,同比增幅12.2%期货豆粕。而进口大豆到港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对中国出口115万吨大豆,高于2021年9月的169439吨,而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下滑到558万吨,低于去年9月份的593.6万吨。
随着后期时间的推移,油厂大豆压榨利润改善后进口商加快进口大豆的采购,加之阿根廷地区鼓励大豆优惠出口政策等的实施,后续将会陆续有相关的大豆船期到港后支撑油厂开机压榨期货豆粕。相关的船期统计显示,预计11月和12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超过1800万吨,不过由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干旱导致水位降低后出口受限,部分到港大豆船期或会出现延迟,这将支撑近期豆粕价格,在到港数量明显改善后豆粕价格有望逐渐回归正常,油厂压榨利润亦将出现下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