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家庭规则的七个原则,这样的家庭规则孩子也愿意遵守
家庭规则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期货规则。但规则如何制定,怎么执行,有哪些应该把握的原则呢?
制定家庭规则期货规则,有以下几个原则家长们要注意:
制定规则不针对一时一事
规则是针对时常发生、影响较大、需要修正或是坚持的行为,不能看见一个不良行为就定一个规则,不能想起一个事儿就定一个规则,尤其不能想什么定就什么时候定,想怎么定就怎么定,我是家长,你就得听我的期货规则。这样制定的规则可能会前后不一致,也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规则太多,甚至反感。
要有持续性期货规则,不能随意变化
规则制定要有一些预见性,不单单针对已经发生的行为,还应该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且制定出规则,要有持续性,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又是另一个样,今天一个说法,明天又是另一个说法,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会造成孩子的观念冲突,时间长了,规则就没有用了期货规则。
要让孩子参与制定和修改规则
一般的家庭规则都是父母制定的,孩子只有听话的份儿期货规则。这样的方式充满了专制、压制,是完全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这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这让孩子觉得他只是执行者,没有参与感,也不会有主动性,更不可能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制定和修改规则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让孩子觉得,这些规则是我参与制定的,我说的,我就要做,执行起来就有积极性;二是让孩子觉得,我也是能制定规则的,从而树立孩子的规则感、自豪感和主动性。
规则面前期货规则,人人平等
我们一般家庭规则都是给孩子制定的,有的家长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让孩子也觉得规则就是约束自己的期货规则。比如家庭规则规定每天看电视不能超过1小时,但不让孩子看,家长和老人却在看,规定不能使用智能手机,但家长却是手机不离手。孩子会觉得为什么你能,我却不能,这不公平,也会反感,自然也就不会正常执行,或者想办法规避。规则应该是给家庭成员所有的人制定的,应该所有的人都来遵守。孩子也可以监督大人的执行,大人也应该接受孩子的监督。一方面孩子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孩子也会觉得有权利维护这个规则,他是这个规则的主人,不只是被约束的人,会增强他的自信和责任感。
展开全文
规则不宜太多
除了一辈子都应该坚守的规则外,一些规则应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所改变,或增或减,但一段时间内,规则不能太多期货规则。我见过的家庭规则长达40多条,小字号写满了两页纸,一个是不好记,记不住,记都记不住,怎么执行;二是太复杂,执行起来太难,也让孩子觉得约束太多,积极性就差了。我个人觉得:一段时间内,一般十条以内足矣,最好不超过10条。
规则制定不绝对期货规则,要设定限定条件
凡事不能绝对,绝对就没有了操作的余地,就会经常发生例外的事项、执行不了的情况和不可避免的冲突期货规则。所以制定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增设限定条件和可允许的事项。比如,手机上网,如今微信都有一些工作群,有紧急情况发生,或紧要的通知,都是要及时处理的;还要吃饭时老板的电话,也是要接的,如果规则晚8点后就不能用微信,或者吃饭时不接电话,那有时候是会耽误大事儿的,所以要灵活界定,但不能太宽泛。太宽泛,规则就没有用了。
规则执行要有奖有罚
规则再好,不能执行,等于一纸空文,没什么用处,更谈不上形成良好的家风期货规则。执行也不能只是惩罚,同时也要对执行好的人有奖励。就是惩罚,也不应该是体罚或者是物质上的惩罚,我们家当初有一个办法大家都爱执行,推荐给大家。我们家有一条规则,每天晚上手机上网不能超过1小时。违反了这个规则的人,就要做一件让其他人都高兴的事儿,有一次孩子违反了,他做的是不只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了,还把我们的房间也收拾了,还留了个小纸条:“做做家务也挺好的。”还有一次,他违反规则,在餐桌上讲了一个笑话,真的很好笑,让人不禁喷饭,也过关。这样的惩罚容易让人接受,也充满了温暖,甚至很好玩儿。
评论